中国绿色时报9月20日报道(作者张旗梅青李松龄)国家林业局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濒危物种保护成效显著作为我国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的主体部门,国家林业局积极作为,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范围涵盖我国所有生态系统类型,确保了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积极开展濒危物种拯救行动,通过实施专项工程、开展资源调查、强化巡护和栖息地维护、加强救护繁育和放归自然、妥善处理人兽冲突等举措,使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2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许多珍稀野生植物群落也趋于稳定且逐步扩展。
严格监管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进出口活动,实行许可制,严查来源合法性,开展定点经营、标识管理、监督检查、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后续监管措施,有效防止非法来源或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混入合法流通渠道。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完善部门间执法协调机制,强化执法检查,实施专项打击行动,调整完善专项管理政策,有效遏制了破坏濒危物种资源等不法行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主导发起3次眼镜蛇国际联合执法行动取得丰硕战果,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向非洲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多方援助,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贡献力量。
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公开销毁执法查没象牙、多渠道发布公益广告和举办宣讲等活动,有效提高国民保护意识。海关总署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走私犯罪海关总署是打击野生动植物走私犯罪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国海关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效地打击了国内外走私违法犯罪团伙及集团,获得了国际赞誉。通过建立联系配合机制,海关与CITES执法协调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的工作交流,并积极配合高检、高法等部门在立法、执法、检验鉴定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2013年以来,海关与国家林业局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在海关系统内连续开展了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走私趋势的蔓延和发展,象牙走私案件较以往有大幅度的下降。在国际执法中,与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开展了全球打击专项行动,特别是在眼镜蛇国际系列行动中,中国海关以跟踪为手段,以打击幕后集团为目的,对某跨境走私犯罪团伙一网打尽,获得了国际相关组织表彰和认可。
在海关监管方面,初步建立了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强生物物种进出境实际监管,采用了《协调制度》监管濒危物种进出口。在执法能力建设方面,中国海关积极邀请国外海关人员来华讲课,传授查缉技能和查缉经验。在公众宣传教育方面,北京、广州等通关口岸和旅检现场开展了保护濒危物种,海关在行动及保护濒危物种,营造口岸文明环境等主题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加强海关侦办的重特大案件和公开销毁象牙活动的宣传报道,有效地教育了民众,震慑了不法分子,展现了中国政府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犯罪的决心。农业部推进制度建设为水生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我国水生野生动物多样性和特有化程度虽高,但资源状况不佳。
近年来,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不断加强资源保护力度,完善法律法规,配合相关部门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积极启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并于近期起草了《水生野生动物标识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罚没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处置管理办法》等制度。针对红珊瑚、鳄鱼、大鲵、鲟鱼等重点物种,出台了管理措施。
对濒危程度较高、国际国内高度关注、代表性较强的旗舰物种,制定了《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斑海豹保护行动计划》《海龟保护行动计划》,实现全国范围内保护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与此同时,管理局积极加强栖息地保护,依法设立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3处、省级50处,市县级100多处。目前,中华白海豚、儒艮、红珊瑚、中华鲟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已达14种(类),二级67种(类),近300种水生生物被列入CITES名录,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种类还将不断扩大。
国家质检总局维护国门生物安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随着近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需求量持续增长,国家质检总局检查与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应对新形势,特别是进口需求量的激增,质检总局积极建立进境大中动物检疫监管体系,创建主检兽医官制度和告知书和承诺书制度两个制度,抓好口岸查验与隔离监管无缝连接、提高样品采集的质量与时效、管理及执行和技术保障部门有效协作3个环节,优化预审查验、防疫消毒、隔离监管、检疫处理4个流程,实行防范疫情思想到位、提升技能培训到位、强化职能责任到位、优化流程措施到位、促进发展服务到位5个到位,有效地保证了进口动植物及其制品入境安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满足了科研、繁殖、教育和展览等工作的需要。
特别是近年来,质检总局从进境野生动物中检出Q热、B病毒等疫病,并在全国旅邮检口岸多次截获箭毒蛙、鼠妇等有害野生动植物,有效防止动植物疫情、有害生物传入,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参与专项行动,开展口岸物种资源查验,有效防止非法流失,保护了我国生物物种资源。在检疫把关的基础上,简化审批,服务企业、科研机构引进国外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海警局海上亮剑守护海洋濒危物种中国海警局自2013年组建后,高度重视海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大了在非保护区海域的现场管控力度,先后部署开展了打击非法猎捕红珊瑚专项执法行动、打击非法采挖砗磲专项执法行动和两节打私专项行动等,积极参与眼镜蛇三号行动,重点打击海上走私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为解决海洋野生动物案件法律适用等方面问题,海警局积极推动最高法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参与司法解释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了执法调研、座谈论证,并结合海警执法实际,对非法猎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定罪量刑标准和物种价值鉴定等关键条款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6年,最高法对非法采挖、收购、出售砗磲、珊瑚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作出了相应法律规定,填补了水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认定标准的空白,为我国海警办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法律支持。为进一步加强海上走私和非法贸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2月,海警局积极参加了国际刑警组织牵头开展的雷鸟行动,各级海警队伍集中力量,在海上边界线、走私高发区及野生动物分布区等重点敏感海域加强巡逻检查力度,行动成果显著,引起了国际有关组织的高度关注。
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提供科技支撑保护濒危物种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是我国CITES公约履约的科学机构,为我国公约附录物种国际贸易及有关CITES公约技术问题提供科学咨询与服务。近年,濒科委在三大方面取得成效。其中,在科学咨询方面,濒科委为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高效的贸易咨询服务,并对石斛等珍贵物种进行人工培植论证,为区域性人工培植提供咨询。
在项目开展方面,圆满完成濒管办委托的CITES资料编译、物种方面的调研评估、专项会议等工作,完成了《履约基地》《价值核定》初稿起草工作,启动了白冠长尾雉等物种列入附录工作。在协助执法方面,协助京津冀海关、森林公安和渔政等部门的执法行政性物种鉴定,并协助各地濒管办办事处、海关、森林公安、渔政等部门,开展涉及CITES物种管理和执法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有效地加强了我国履约队伍能力建设。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加强濒危物种保护提升香港履约能力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履约管理机构,负责《公约》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和濒危物种履约管理及执法等工作。2016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开展多项工作均取得成效。
审核发放了两万张《公约》许可证,涉及加拿大西洋参、台湾兰花、欧洲鳄鱼(皮及皮制品)等进口及再出口货品。积极开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除执行日常地区巡视及对管有许可证持有人的物种作检视外,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加强对象牙、苏眉等濒危物种及制品的巡视力度,并与其他纪律部队合作,开展常规及突击巡视,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立案调查及检控的宗数呈下降趋势。
加重象牙贸易处罚力度,2016年12月,香港通过修订《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公布逐步淘汰本地象牙贸易三步计划,2021年底全面禁止除古董象牙外以商业为目的象牙贸易,并加重最高罚款及监禁刑期。加快推进《2017年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修订)条例草案》立法进程,目前草案已交由法案委员会审议。国家濒管办成都办事处立足职能优化服务提高履约管理水平成都办事处扎实推进两服务两转变,进一步优化服务,改善工作面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QQ工作群平台优化服务,为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进出口企业提供在线帮助,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在线接受咨询,为企业答疑解惑,且有问必答,实现了高效服务,获得企业好评,被四川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共产党员示范团队(窗口)。换位思考深化服务,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目的,下基层、进企业,了解问题根源所在,有针对性解决难题,积极减少办事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企业节约人力、财力成本。
认真开展企业信用评估,出台《成都办事处信用评估管理办法》,对业务辖区内登记注册并申请办理进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及单位进行信用评分,不仅提高了企业及单位守法自律意识,也为实行分级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加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加大对进出口申请人的事前事中监督检查,及对重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企业现场检查和调研,了解实际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服务水平,提高履约管理水平。国家濒管办乌鲁木齐办事处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探寻新机制新疆不仅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省区,也是最主要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通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8国接壤的新疆成为打击濒危物种走私的前沿阵地。应对新形势,新疆部门间CITES执法协调小组提出了新疆一带一路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课题,进一步加强履约执法工作。项目一期以探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为主题,有效地掌握新疆口岸基本情况、新疆各口岸濒危物种进出口情况(猎隼)、濒危物种走私案件情况以及涉案濒危物种处理情况,并提出了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思路。
今年,项目二期启动,项目组将以新疆一带一路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对策为主题,开展相关研究。在项目开展的同时,办事处积极开展履约工作,不仅推动了新疆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的修订,也进一步加强了新疆境内野生动物保护。
在肉苁蓉采挖时期,办事处严厉打击和处罚非法采挖行为,通过督办猎鹰节,对收缴牧民私自驯养的金雕进行放飞,注重本土物种的保护,开展新疆野苹果保护工作。此外,办事处还组织口岸调研和巡查,重点对免税店与边境互市进行检查。
开展专项培训活动,2016年对12个部门、90多人开展业务培训。国家濒管办黑龙江省办事处监管中注重服务服务中加强监管黑龙江省办事处负责近130多家濒危物种进出口企业贸易监管,及哈尔滨10个海关协调进出口贸易监管工作。突出在监管中注重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的理念,办事处努力开创履约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是适应形势,高质量完成行政许可工作。随着CITES公约将水曲柳和蒙古栎列入附录,办事处证书核发量从1200余份陡升至1.35万份。为了适应新形势,办事处统筹安排、整章建制,及时调整工作方式,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二是服务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针对企业集中在边境市县的特点,办事处在企业较集中的绥芬河市设立办证室,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每月定点为当地及周边企业办理证件审发工作,节省企业成本,实现了办证工作的高效便捷。三是注重实效,全面完成履约任务。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办事处依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口岸宣传全覆盖,精心组织履约协调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做好鉴定和培训工作,提高履约队伍执法水平。
国家濒管办上海办事处部门协作四轮驱动推进履约工作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濒危物种商品的集散地,上海办事处积极探寻从单一部门到多部门全社会履约的转变之路,着力在联合决策、畅通信息、集体行动、能力建设四大方面推进,加快了履约工作一体化进程。近年来,办事处积极构建集体决策机制,以协调工作办法为指导,通过召开年度、季度会议安排推进面上各项工作。顺畅日常信息互通,有效建立联系人制度,通过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日常联系,加强信息发布共享。
统一安排布置各项活动,广泛开展互动交流,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协同推进物种鉴定,不断扩大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优势。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加强对一线执法官员的履约能力培训,加快推荐濒危物种鉴定网络体系建设,并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援外培训。
通过几年努力,办事处辖区内流通环境明显改善,近5年来的发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苏、浙、沪三省市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区域内的履约工作实现了由濒管单一部门向多部门共同履约的转变。能力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办事处协调各主管部门持续开展了上海自贸区、上海亚信会和G20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参与了包括美国、欧盟代表团的外事接待工作,成为我国履约工作对外展示的重点窗口之一。
本文关键词:大发购彩welcome登录入口,Welcome大发购彩大厅速发,大发彩票-购彩大厅,大发welcome乐彩
本文来源:大发购彩welcome登录入口-www.bigsharksoft.com